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卫生 > 正文
 

访学交流心得体会_访学活动总结

发布时间:2019-09-08 09:47:19 影响了: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访学活动总结》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篇一:访学总结

领雁随访,拓宽教育视野

xx镇中心学校语文学科 王定聪

2014年11月30日至12月7日,我参加了昭通市学校内涵发展项目访学培训”活动。在紧张的行程中,我先后听取了7场专题报告,实地参观了重庆市“领雁工程”6所示范学校,参加了听课、并听取了学校领导关于学校特色发展的介绍。一周的访学培训,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一、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试看当前我镇各校办学理念,呈现假、大、空现象,或者摘录网上名校的,不切合学校实际,一训三风没有真正体现学校的犯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培养,更不谈体现地方文化特色。专家提出适合自己学校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请看重庆市 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小以“领雁引行,书鼓齐鸣”为办学理念。学校以鼓文化为办学特色,学校坚持书是文化,鼓是情感价值观为理念,学校无处不体现鼓的文化,整个校园呈现书香鼓韵的氛围。长生鼓是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的主要内容,学校鼓文化已经从少儿腰鼓发展到安塞鼓再延续到长生鼓。北碚区澄江小学是一所农村集镇学校,结合 地方特色以“龙腾云山,志在天下”为办学理念。以当地传统文化“板凳龙”为办学特色,开发校本文化 剪纸、口琴、足球等地方课程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张扬学生个性,促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沙坪坝区新桥小学 以“快乐新桥,畅达天下”为办学理念。思想汇报专题学校把快乐教育植根于课堂,提倡快乐教育,主动参与,课堂要求教师讲解时间少,语言要精。要 1

求学生自主、互助、合作、展示、汇报。着力打造学校快乐团队建设,开展课前一分钟学生才艺展示,每周学生才艺展示,每学期给学生提供快乐舞台。学校以《五心德育》植根于德育教育,达到了每位同学都能心平静气地解决同学之间的纠纷,总之,快乐教育是提倡一种乐学的思想。请看沙坪坝凤鸣中学的办学理念:“群凤和鸣,铸魂育人”;育人目标:“丹心雅意,雏凤清声”;学校精神是:“凤翔九天,志存高远 ”;校训为“至雅至慧,兼善兼美 ”;开展“天高地阔。凤举鸾翔 ”的课程文化。再看凤鸣小学的办学理念,“一画书写凤鸣人生”。“一训三风”分别是:校训:一笔一画,成就大美;校风: 为美创新,性灵雅正;教风:梧桐心气,春风化雨;学风:雏凤志趣,气韵生动。多致朴、多雅意,学校的办学理念触动儿童的生命归宿,律动儿童的生命喜悦,感动儿童的生命价值。即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培养学生的个性张扬。

各校以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为主线。从每一栋楼的命名,“一训三风的体现”,各功能室的设计以及活动场地、走廊、梯道、花草树木都呈现出浓浓的文化氛围。当你走进每一所示范学校校园,都会给你一种舒心感受。从整体的校园规划设计,无不独具匠心。校园文化建设。围绕教室、长廊、校园环境整体策划,遵照“净、美、亮、新、实”的原则,追求“于细微处见精神”“细小处显文化”的润物细无声的环境文化特质。打造学生大发展,大成长的育人大环境。班级文化建设由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学校整体的规范动作,另一方面是体现班级特色的自选动作。具体内容:班级教室文 二、着力于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的打造 2

化走廊含班徽、班级精神、班级特色、口号、班主任寄语、学生才艺展示。教室内含学习园地、班级公约、评比栏公示栏、四表、图书角等。即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又彰显班级个性发展。真正体现了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

三、提倡以德树人,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

现代教育开展德育活动,根据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带着责任出发让孩子们的生命脚步更加稳健。德育活动的开展,我们秉承一根主轴:即责任意识的形成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打造两个团队:即领导决策设计团队和执行督导团队。开展三个系列活动,渗透责任意识:即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常规教育系列活动、节假日教育系列活动。落实四条途径:一是课程德育,二是班主任的教育观(对学生的影响最大),三是校园文化(让每一堵墙会说话,一草一木会说话),四是社区教育。范文写作推动五星公民的评选活动:即美德之星、求知之星、健康之星、科技之星、艺术之星。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核心是学会负责,它是一种责任,包含对自己、对环境、对生命负责,规范自己行为。其重要性是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专家说:人无自信心最悲哀!没有什么比养成习惯更重要。学校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养成习惯呢?一是基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二是基于生源特点的需要。学校应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一是生活方面,二是学习方面,三是礼仪方面。那么,学校咋样来炸学生的养成教育呢?首先是制定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其次是教师作表率,持之以恒。第三是召开家长会,家校联系。第四是班级文化里设计养成教育专栏。第五是学校制定养成教育评价方案。专家指出:良好习惯的 3

形成需要21天,养成需要49天。所以,每一个习惯的训练都要教师做好表率,长期坚持。

总之,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所以说: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任务,而是每个教职员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要充分调动全体教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努力实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为实现全员德育而努力。四、教育内涵发展要求教师在新课改中,要不断反思、研究,立志做学者型教师。立足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走出小组合作学习误区,提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另外,要用理听了重庆市沙坪坝进修学院院长龚雄飞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明白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总目的就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回顾课堂教学的发展,从传统的教学性课堂发展到导学性课堂再发展到学导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又发展到今天的学氛性课堂(小组合作性课堂)。从此次访学活动中各示范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点,大力推进课堂改革.例如:垫江县五洞小学推行的绿色教育“一二一”课堂教育是灵动的。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握三个时段、四个环节、三个注重。三个时段就是在40分钟课堂教学中,即教师精讲巧解累计不超过10分钟,学生自主探究20分钟,师生共同评价10分钟。四个环节:即 自主体验---合作探究---展示反馈---应用评价。三个注重:一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合作探究。二是学习环境绿色课堂的打造---学法指导(动态生成)。三是育人思想,我爱每一片树叶,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公平地接受教育。无论阳光5s课堂、快乐课堂、论来武装自己的教学,知道如何教,更要懂得为何这样教。4

魅力课堂以及立足有效课堂,发展高效课堂,追求卓越课堂。都离不开“一个模式”,即:先学后教,互助活动,展示汇报,评价解读。凸显三大特征:自学、互学、展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范文TOP100首先要解决自学这一环节,自学要有明确的目标性、深度的思维性、反思性。其次要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体现在三个方面:1、合作学习边缘化。2、合作学习浅层化比较严重。3、合作效能上低质化。再次着力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细化合作的方式(分工式、研讨式、互助式)。二是控制小组规模(3--5人是最佳组合)。三是强化个性目标。四是建立合作规则,要把合作交流变无序为有序。第四强化合作学生的“三点”即;盲点、误点、弱点。一是合作补充盲点做亮,二是合作纠错误点作对,三是合作总结做强。第五教师要注重学生关于展示汇报的训练,深化展学的理解,活化展学的指导。训练标准:1、要求学生使用比较流畅的学科语言。2、要有敢于直视教师和学生的眼神。3、要有适当的体态语言和肢体语言。根据不同的问题、条件、科目采取不同的方式。

总之,要提高教学质量,就是要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习惯改变了,成绩就上去了。最终,要办一所好的学校,除了有一个好的校长外,还必须优化三样配置:一是绿色的文化校园。二是优化教师队伍(特必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要变埋怨我培训,鼓励教师,走了的是英雄,留下的是豪杰)。三是优化课程配制即基础课程+校本课程才能凸显学校特色。

此次访学,对我们坚守在课堂教学阵地第一线来说:不仅拓宽了教育视野,而且更加坚定了教育信念,对今后的教 5

篇二:上海名校访学活动培训总结

上海名校访学活动培训总结

章丘文祖中学 冯娜

3月21日至3月26日,我参加了名校访学培训。一周内,我们听了四个专家讲座:有特级教师马骉老师的《职业觉悟与有效课堂》、博士生导师谢利民的《常规教学艺术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建平中学廖飞的《转变课程观,提升竞争力》、松江进修学院曹怿岚的《关注文本语言形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我们走进了上海中心城区静安区的市西初级中学和城郊的三新学校,共听评了七节课,参加了三次主题研修活动。其间,有马不停蹄地奔波之苦,有茅塞渐开的喜悦之情,更有回味揣摩时的喟然反思。下面,我分两部分来谈一下自己的感想和收获,有些是鹦鹉学舌,也有些是自己的拙见。

第一部分: 是谁阻碍了我们成功?

在马骉老师的报告中,他提到了教师的四种职业状态:昏----对时代趋势和职业要求无敏感;睡----无跟进的欲望和行动;觉----有想跟进的欲望和行动;悟----有明确的目标和执着的追求,那我们每个人扪心自问:自己的状态属于哪一种呢?谢利民教授讲到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阶段:分为模仿性教学阶段---刚毕业时,学教案、学名师、学身边的老教师;独立性阶段-----有了自己的思路、方法;创造性阶段----呈现强烈的创造性劳动的意向和行为,不固守现状,赶超与突破他人,常教常新;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对教学最优化的刻意追求,不断突破自己,努力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试想,我们现在正处于哪一个阶段呢?

我们教师普遍的现状是不读书、不研究、不用心合作,教育落后50年!听说已有试点在实行“五年一考教师资格证”的新规定,我们的职业可能不再是铁饭碗,可以说是危机四伏了。专家们的讲座高屋建瓴,他们站得高看得远,道理讲的是深入浅出,让人时常有一种被棒喝的感觉。蓦然惊觉:多年来,我们已让原有的专业知识及一些固有的模式主宰了我们的思考,我们已渐渐失去了突破与改变的勇气。多年来,教师的付出,教学的价值,如果用分数来计算,永远被不等价的低廉着,因此,我们少了很多拼搏进取的热情。可是,我们虽无力改变大环境的挤压,但细细想来,我们仍可以改变自己,向成功一点点靠拢。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自我,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如果你不能转身,就转念吧。”

教育家凯洛夫所说: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仿效的榜样。但是决定着孩子们对老师的进一步关系的,还是老师的工作作风和他的人格。如果我们在课堂上信口开河,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又如何培养学生们严谨踏实的作风?身教胜于言教,我们的工作态度治学态度同样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让我们来看一看散文界的泰斗、教育界的大师朱自清先生怎样上课的?“他哪怕是上的很熟的教材,在上课之前,还是要精心设计,仔细预备,一边走上课堂,一边还是十分紧张”,按说以朱自清先生的学识修养、业务功底,什么课都应驾轻就熟,易如反掌,何以总是“十分紧张”?无他,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一种对上课的敬畏之情使然。面对一双双求知、求真的眼睛,一位位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的教师又怎能不战战兢

兢,如履薄冰,他们生怕因自己的“失之毫厘”而致学生“谬以千里”!语文界老前辈于漪老师常广泛涉猎天文、地理、科技、戏剧等书籍,耄耋之年的于漪还找来《青花瓷》认真倾听,琢磨出周杰伦吸引孩子的原因,一下子消除了和学生们半个多世纪的代沟,她以入迷的精神,一步一步向语文教学的博大殿堂迈去。而我们呢?我们很多人往往抱着一桶陈水,以不变应万变,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倚势经验,视野狭窄,视上课为探囊取物信手拈来了无情趣,这样,误人又误己,只能与成功南辕北辙。而“大家”们的这种治学态度,这种敬业精神,不正是我们应该学习、应该修炼的吗?

有位优秀教师在上苏轼的诗词时,是引用林语堂的《苏东坡传》里的话这样导入的:苏东坡是一位全才。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皇帝的秘书,是月下漫步的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听了这些文字,学生肯定会被苏轼的精神空间所打动的,精神世界,永远是引领学生向上的标尺。老师的这等学识,这种开阔的视野,这种研读教材的深入,不也正是我们所欠缺的吗?

有人说:坚持不一定拥有,但不坚持肯定没有。话语很简单,但却值得品味,为什么习学者众,得道者少呢?当代教育家朱永新就公开为教师“开”了一家成功保险公司,他的投保条件是:你用十年的时间“每日三省吾身,写千字文一篇”,赔付条件是:若十年后自感

未跻身成功者之列,愿以一赔百。据说“成功保险公司”自开办以来,已经让许多老师走向成功。

可见,到底是谁阻碍了我们成功?不是他人,恰恰是我们自己在无人监督,无人苛责,甚至是阻力重重的情况下,对教学这份事业经营的不够努力,不够敬业,对心中的目标少了一份坚持和坚守。仰望星空,也许会失足泥潭;坐井观天,却永为井底之蛙。我们的教学确实不应面对荆棘就中断探索!

第二部分 春去春又回,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语文教学在历经各种花哨的迷人眼的变革后,又回归了本位。听得几节课多是常态课,很质朴,很亲切,实实在在,扎扎实实,不用担心一不小心上成了思品课或是综合课等被批为四不像的课,因为他们的基本思路就是“读---品-----悟”,各个环节都洋溢着语文的味道。真真切切的充分阅读课文,紧抓关键词句来咬文嚼字,教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章,借助语言文字来体会内蕴,没有喧闹的场面,注重的是让学生静心的思考、咂摸品味。然后借形式多样的小练笔谈谈感悟,读写结合。这跟《中学语文教学》上的“素读”的新观念是不谋而合的。

这种做法其实并不新鲜,因为我们也能做到,差别最大的是他们的阅读与积累,他们点点滴滴的做的很细致,很有效,虽不能立竿见影,但日积月累,集腋成裘,终会是一笔丰富的财富。如三新学校七年级每周固定三篇古文和三篇现代文,要求每篇至少选出5个词语并运用,挑出三个句子赏析,选好的段落品析,必有随笔。老师批改

随笔,交流、点拨、指导。市西中学每个单元都配上十多篇相关文章,真正让课外阅读为语文插上腾飞的翅膀。初一学生刚学完课文《生命的舞蹈》,作业就是印发的文章季羡林的《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林清玄的《生命的化妆》,想必学生会对人生有了自己的认识,也会对课文有了深入的不同角度的理解。一位老师读了一本书叫《风中的树叶》,推荐给班里的学生,集体从卓越网上买来了书,大家以读书为乐、为荣,同学们自制精美的读书笔记和摘录卡,书的芬芳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灵,他们的底蕴怎能不丰厚?

读书活动我们也开展,但往往是心血来潮,随心所欲,无序,无恒心。看他们的活动组织严密,有始有终,循序渐进。如市西的一次活动主题是“阅读父亲,发现父亲”,具体做法有七个步骤,分别是:读同龄人眼中的父亲-----写自己眼中的父亲----阅读名人笔下的父亲-----课文学习,写法的借鉴,《背影》的细节描写-----名篇推荐《秋天的怀念》---修改自己的文章----和父母分享自己的作品,这样之后写出的作文就会生动活泼,个性鲜明,更会对父母多一份理解和关爱吧。

我们有些学生不喜欢书本上的文章,但在课外却对文学作品情有独钟;有的学生写命题作文一筹莫展或套话连篇,但私下写的日记或随笔却灵气飞扬……这说明了什么?我认为,这说明学生的心灵一旦冲破牢笼,必将成为自由飞翔的思想雄鹰!我们不应再把学生的大脑当成一个个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而应看

篇三:台湾访学总结

赴台湾参访总结

前进小学文英瑜

我县教育考察团应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的邀请,于7月23日至30日到台湾访学,经历七天的参观和学习,收获还是挺多的。我们先到台湾花莲参观了慈济大学、慈济职业技术学院、慈大附中、小学、以及慈济的静思精舍、静思堂。在这些参观学习中让我开了眼界,特别是那气势磅礴的校园建筑外观和那优美的多元丰富的教育环境,还有慈大附中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人文教育更是令人赞叹,因为他们透过静思语教学,强调道德在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更进一步让学生明白道德不是写在纸上的理论,而是需要在生活中领悟。这些都令我深切的感受到慈济静思人文的丰厚底蕴,尤其是慈济人那种克勤、克俭、克己、克难的精神,从个人的小爱,拓展到为他人付出服务的大爱,每一处都会让人感动。

参观完花莲慈济的学校、静思堂以后,我们来到台北的慈济静思堂,恰好遇上了全球慈济教联会慈青二十周年纪念活动,我们还有幸参加了来自几个国家慈济教联会的老师们的:教学体验分享、静思人文分享、环保教育分享.......从教联会老师们体验中我也了解了不少的新理念,如静思人文中的:书香(就是要多看书多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完善自己);咖啡香(在喝咖啡的时候并不是闲聊,他们喝咖啡的时候也是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谓喝咖啡明是非,这不也是一种

学习吗?)还有话语香(慈济的师兄师姐们对人总是面带微笑,所谓微笑就是最好的招呼,与人说话总是轻声细语,时时不忘把夸奖和赞美别人的话放在嘴边,让别人感受到快乐。)特别是人文香、道风德香、心灵香更让人感受到慈济人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从每一位慈济人身上我看到的不光是他们的一言一行,还让人觉得与他们相处就像家人一样亲切,更多的是让我感受到他们那种精神的伟大与崇高。我想如果世人都像他们一样心发好愿,口说好话,身行好事,那我们的世界将是多么美好啊!还有教联会老师们在教学中的用心,教学方法的独特也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有一个老师这样说道:“平庸的老师是叙述,好的老师是讲解,优秀的老师是示范,伟大的老师是启发”。是啊,作为老师更重要的能启发学生的智慧。当然要想做一名优秀的、伟大的老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肯定得付出更多的心力,我想,只要心不难,事就不难。

在两天的学习活动中,让我体会最深的要数慈济教联老师的环保教育分享,他们提倡环保要从小做起,从校园做

起,让孩子们把环保理念带给家人,救世要先救心,在台湾慈济学校的校长老师首先做到,比如让孩子上学少买饮料、自己带环保水杯、自带环保碗筷、不用一次性碗筷......真正落实:做环保从改变孩子的习惯开始。在学校老师时常利用一些教育活动,教学生学会垃圾分类,例如,教学生认识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通过学习学生一般都可以分清楚。还有废旧电池对

地下水资源污染很严重,学校就组织开展废旧电池收购活动,目的并不是让他们多使用,而是做到尽量少用。还有吃饭的时候教育学生尽量吃多少就打多少,在吃饱的同时尽量不浪费。有的孩子还利用周末和假期与家长一起做环保活动。慈济的师兄师姐们的生活很俭朴,他们主张蔬食救地球,他们一日三餐都吃素食,他们觉得多吃蔬菜和水果不但能养生少生病,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还能减少碳足迹,减少对地球的污染,平时控制自己的物质欲望,也是在做环保,这些观念我也赞同,可这些习惯当然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在生活中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才能做得到。我们还参观了慈济的环保站,并亲自体验了把垃圾如何分类,我认识到平时生活中垃圾确实应该分类,让这些垃圾再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不再污染我们的环境。参加这些活动,对我而言也很有教育意义,因为在平时我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都混丢在一起,实际上这样是很浪费的,参加了这样的活动后,我的认识也有所改变,我想在今后的生活中,不但要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做环保,还应该影响周围的人来一起做。在教学工作中也要大力宣导环保的意义,教育学生认识什么是温室效应、全球暖化、垃圾分类,让孩子们慢慢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教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做起,平时上学尽量步行,少搭乘车辆。从小养成自律节约的良好习惯。我还会教育学生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不乱扔垃圾,少制造垃圾。坚持多植树多种草、为保护地球母亲的

健康尽一份绵薄之力。

教联会活动之后还参观了慈济医院,医院的环境更是优雅,让人觉得仿佛那不是医院,而是一个休闲的好地方,不管是设施还是人文总会给人一种轻松愉悦之感,这些更能感受到慈济的大爱。还有慈济的大爱电视台,他们不作商业广告来盈利,而是利用这个平台来宣导大爱事业,大爱精神。

这次台湾参访之行,真的荡涤了我们的心灵,知道世界上原来还有这么多无私奉献大爱的人,真切的领悟到了慈济教育援助的理念,把教育当成人类的希望工程、立志把学校打造成社会希望的殿堂。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更有责任,把这颗大爱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让它生根发芽,我相信只要大家用心耕耘,这颗大爱的种子一定会在学生身上开花结果的。

篇四:访学总结

访学总结

2014年11月23日,一辆通往重庆的大巴从彝良县洛泽河大道出发了,载着彝良老师们学“法”、取“经”的渴望。长途爬涉,辗转周折,晚上6:20分左右,疲惫但快乐的彝良学子们终于到达了心往已久的繁华大都市---重庆,在方略教育集团的安排下,饥渴的我们享受了美味的晚餐,体验了浓浓的重庆美食文化。

通过这次访学,我感受到特色文化在学校得到彰显,学校文化的内涵处处可见,长达8天的参观与交流,现就我所见所闻总结如下:本次访学我们欣赏了“领雁工程”的累累硕果,其实就是特色文化大餐:管理者的哲学文化;“平民”教育文化(名人文化);养成教育文化;“牛”文化;三益(三味)文化;学本式课堂模式文化;“凤”文化(精品文化);“绿色”文化;阳光.5S文化等等。下面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谈谈本次访学我对这些文化的理解与感悟

领雁工程

11月24日上午,我们聆听了重庆市领雁办公室李协良老师关于领雁工程的理念、任务推进策略与评估的报告,领雁工程就是一个“引智”工程,一个“造血”工程,一个“民心”工程。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促进文明进步,惠及子孙万代!而我们的民生在哪儿呢?那就是如何看待后进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给每个孩子以平等发展的机会。让优质教育进入寻常干百姓家!而新的学习理念就要“心随课动,课随心动”,教师导学—学生:想学—乐学—会学;突出三中心:“人”中心;“学”中心;“生”中心;要充分的认识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要充分的利用儿童的两大天性:好奇,希望展示与表扬。认识人的遗忘曲线:忘性总比记性好;最近发展区:学比你稍微好一点点的人,并超过他。人生需具有三宝:自信心、责任心、好习惯,无论是做人,还是教育学生都应有此三宝。

而就环境文化建设方面对我们而言,更需要明晰办学理念,优化育人环境;语言符号要体现:方向性、激励性、民主性。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语言要言简意赅,符合中小学生的用语风格;图形符号(雕塑、校徽、校旗、班牌等),要体现学校文化特点,图案简洁,符合中小学生审美特点;文化走廊(橱窗、宣传栏):符合中小学生用语特点,力求有兴趣,能启智、爽口、易记、实用;校园美化:布局合理、整洁、美观,符合中小学生审美情趣,富有教育意义;校园绿化:栽种有序,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赏心悦目;强调学校要成为学生喜爱之地:有可读之物,有可玩之器。

就学校特色建设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要求,规划设计:考虑学校传统、现有资源及周边人文自然因素;有针对性和可行性;适宜大多数师生参与;编有校本教材或乡土资料,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策略和方法,融入了教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在校园中形成了相关具象的语言符号和图形符号;围绕特色开设了相关活动课程,大多数学生培养出体现学校特色的兴趣或特长,有一定影响力的特长项目。

管理者的哲学文化

下午,我们听了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李大圣院长关于教育者的文化视野与育人哲学的报告,李院长的报告更像是一场精彩绝伦、畅快淋漓的哲学文化演讲。她指出当前的许多教育大多是在成人的世界里、概念里培养孩子,儿童就是装在套子里人而已。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教育的力量之源是什么呢?李大圣院长把“孩子”比喻为“种子”,把“学校”比喻为“文化土壤”,引出了文化土壤是教育的力量之源。教育是文化的产物,有什么样的土壤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结果。李院长引用伊顿公学校长威廉.约翰逊.科里的一段话“进一所好学校,最需要学到的不是知识,而是

艺术与习惯:专心致志的习惯,表达意见的艺术,表示在一瞬间注意到一项新的学术动向的艺术,迅速了解他人思想的艺术,重视细微差别的习惯,准时完成工作的习惯,以及要学会判断,学会鉴别,增强精神上的勇敢无畏,并保持头脑清醒。”以此引入全人发展的基本目标,即心智的培养、以事实和逻辑证据为基础的客观性、说理的法则而非权力的法则、广阔的个人自由幅度。听她的报告,还让我体会到:万千条理由都抵不过心动的感觉;作为教育者,不可雄心万丈,却躺在床上;穿得烂一点,但精神要好一点;想成为什么就先装成什么,久之必成。

“平民”教育文化(名人文化)

11月25日上午,我们参观了北碚区晏阳初初级中学,该校以名人晏阳初的平民文化为基础发展了特色学校文化。(1943年,晏阳初曾和杜威、爱因斯坦一起被评为现代世界具有革命性贡献为人)该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大课间活动更是丰富多彩,着装整齐,带器材,出入有序无声,师生齐上阵。学校的2+2课程即两项特长加两项技能,让学生在学校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发挥学生所长,学校更是充分利用并发挥了“豆芽”学科的作用。

养成教育文化

下午,我们听了北部新区白马小学王怀伟校长关于行走在养成教育的路上的报告,对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叶圣陶——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巴金——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学校对学生就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礼仪习惯每一周或者两周出台一两个行为,从细微处着手,重点强化训练并长期保持。

“牛”文化

来自南川区鸣玉中学的校长王麟就《文化引领学校发展,课改撬动学校变革》作了精彩报告,王校长以个人的“牛的”精气神阐述了学校的“牛”文化(意指鸣中人以“牛”的自然属性和象征意义为依托,树立自主发展理念,直面危机、主动出击,打造以“牛文化”为主题的“自主发展”教育品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可谓是使人神采飞扬、荡气回肠、酣畅淋漓。一个学校要有内涵,那就得有像样的的课堂,有不一般的品味,有不可缺少的李云龙似的“精气神”,有特色的文化。对于校长而言,想要给学校留些什么,唯一能留下来的就是文化;对于一个想要脱颖而出的学校,就得抓住机会(内涵发展),赶紧“冒”出来,以后就什么都有了,但首先要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要“不等扬鞭自奋蹄”。学校细微处体现文化,升班旗、配校徽均突出牛文化,他以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警示要明确分工,以糟糕的现状(生源差、师资差、办学条件差,领导社会师生不满意)提醒要不埋怨,不责备,与其不能改变,就换换思维,做点实际的、能有所改变的事;以琢磨研究动物的行为告知可用管理动物的方法管理学生。对课堂模式的理解:并非必须流程,是范式而非固定模式,把所谓模式界定为“基本遵循”即可。但要打破思维定势、改变传统做法、形成新习惯,需要引领和逼迫。王校长还强调“教育学生——关爱学生——了解学生”的必要性,强调要善待每一个孩子,善待孩子的一切。通过学习培训,我深深的感受到教育是复杂多样的,交友中的问题也是繁多的,“等”、“靠”、“要”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埋怨更是无济于

事的。把创新作为从事一切工作的根本性思维和解决一切困难的根本性手段,思考在体制内能做什么?能做成什么?当前教育需要钱、需要思想、需要方法,但最需要的还是教育人的那份教育情结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11月26日,上午校长们一行参观了南岸区茶园新城中学,参观了一系列功能室,可以说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让昭通的校长们发出一阵阵感慨:硬件太“硬”了,也体现两地政府重视教育的差异。该校另一特色之处就在于构建了“三益阅读课程”和“三味课堂”的实践,其教育理念就是读书读人读生活,益己益人益天下,趣味(乐学)、品味(善思)、雅味(怡情)构成“三味”。选择一种课程,就是选择学校的未来;课程建设贵在实践反思、不断改进;一个不成熟的计划提前执行,要比一个成熟的计划滞后执行要好。改革是一个逐渐变通的过程。

学本式课堂模式文化

晚上,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龚雄飞对我们做了关于新课程学本式课堂的模式的报告,在教和学重构问题上,龚院长提出了一个模式:先学后教、互助展评。三个特征:自学、互学、展学。课堂既要尊重教师的“主导”,又要摆脱教师的“控制”,要从教师知识灌输型课堂向学生自主探究型课堂转变,课堂定位于学生的“学”,目的就是让学生的“学”冲破老师“教”的严酷统治,让思想冲破牢笼,实现学习者的真正“解放”,这才是改革。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搞活动的课堂,而不是老师表演的课堂。传统教育以教定学,复习旧课—导入新知—讲授新知—巩固练习—布置作业,也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讲授为中心的集权主义教育观,现代改革的教育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民主主义教育观。为什么要搞教学改革呢?主要是为了把学生激活而不是教死,是为了避免思维方式的单一化、同质化、模式化。他还强调“主问题”设计策略----逼近课程的“核心地带”。“主问题”即教学中锁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核心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在课堂学习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引导学生抓重点、抓典型,千万不可面面俱到,否则就会造成面面不到,不完美才教育,教育本来就是一门有缺陷的艺术。他还对小组建设作了透彻详细而实际的讲解。学本式课堂的基本方法是:先学后教,学生主教;先练后讲,学生主讲,把课堂彻底还给学生。同时还要处理好教师的“讲”与“不讲”的关系:教师“学本式课堂”三不教(第一、学生自学能学懂的教师不教;第二、学生自学有困难但“互学”能解决的教师不教;第三、学生自学有困难、“互学”依然有困难但“展学”中学生能解决的教师不教)。结合我校实际,龚院长提出的方法、建议对我校的内涵发展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凤”文化(精品文化)

11月27日我们来到沙坪坝区的凤鸣山中学,该校环境清幽宁静,人文气息浓郁,“凤”文化浓厚,借物言志,彰显学校文化特色,从办学理念(群凤和鸣,铸魂育人)、学校精神(志存高远,凤翔九天)、育人目标(丹心雅意,雏凤清声)、课程文化(天高地阔,凤举鸾翔)、学校校训(尚雅尚慧,至善至真)到校园的一厅一室、一楼一阁、一池一道、一砖一土、一花一木无不体现独特的“凤”文化,从每一个角落都可以体现精品之“精”。

下午,垫江县五洞小学程德生校长为我们作了“绿色教育”的报告:营造绿色环境,实施绿色管理,打造绿色团队,构建绿色课堂,开展绿色活动,探索绿色评价,夯实课堂教学改革和立德树人互不交融之根基,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我深感常规教育要和主题教育相结合,要重视班主任教育观,重视社区教育,警防“五小于二”的现象(在校五天的学校教育被在家两天的“自学”废掉)。对于一个需要改革、不得不改革的学校来说,埋怨,抱怨,叫苦,叫累都无用,优化自己,优化团队,“闹”出点动静来才会引起关注、重视。根据现实条件,确定了目标,主题,就要每时每刻每一细节都要体现、突出这一目标、主

题。

看如此多特色教育,只要附予其内涵都能成为一种教育体系。当前情形,要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就一定要改革,改革需要勇气,改革需要思路,改革“活”在方法,改革贵在坚持,改革更要群策群力。

  以上是《访学活动总结》的范文参考详细内容,讲的是关于学生、教育、学校、我们、文化、自己、老师、教师等方面的内容,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CTRL+D)收藏。

相关热词搜索:活动总结 访贫问苦活动记录表 访贫问苦个人总结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0 版权所有 人事培训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14009742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