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 > 正文
 

什么是产业链 电影产业链概述-技术总结

发布时间:2019-08-22 09:57:23 影响了: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电影产业链概述-技术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

篇一: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电影产业行业分析报告

学生姓名:TXY 指导老师:段鹰 学号:2013 专业:工业工程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016年1月

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摘要:本文主要梳理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分析了电影产业的外部环境,营销策略,发展趋势,探讨了票房的影响因素。关键字:电影产业分析报告

一.背景简介

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达到440亿,电影产业进入了繁荣发展的关键时期。影院建设技术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移动互联和高速互联改变了电影行业生态。国产电影产量增高,质量提升,类型品种进一步丰富。从票房和电影评论看,国产电影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观众的广泛欢迎。

分析电影行业的发展状况,旨在了解电影行业发展现状,预测未来发展态势,研究商业电影的成功要素和营销策略。

二.电影产业环境分析

运用pest分析法对电影产业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 ① 政治环境

电影产业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快速发展。2004年国家电影局发出号召,希望全国各院线支持国产影片,每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期间,不鼓励引进海外大片。“国产电影保护月”由此形成,每年在国产电影保护月上映的中国电影的票房得到了基本保障。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近年来电影业在扩大开放中不仅没有被击垮,而且还增强了竞争实力。2014年7月,全国电影工作座谈会召开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会上分析了电影工作面临的挑战,并指出提高电影质量必须坚持“内容为王,技术为基。人才为本”。多元政策的大力支持助推电影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电影产业的崛起是建立在国家政策的保护和扶持上的。② 经济环境

图2-1显示,中国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稳步增长,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增长较快,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较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城镇居民将是促进电影产业增长的主力军。农村地区虽然增长潜力巨大,但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和消费观念的落后,消费潜力还有待挖掘。中国电影市场的容量已经达到了440亿,却远远还没有达到饱和,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的增加将会为电影市场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③ 社会环境

中国80后人口数量2.05亿,90后人口数量2.11亿。表2-2显示,在电影行业消费群体中,80后,90后已经成为消费主体。和前几代人相比,80后,90后这两代人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变,精神消费越来越受到80后,90后群体的重视。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同时,80后,90后的人口基数巨大,这为电影市场提供了大量的消费群体。只要中国电影能够产出具有一定品质的电影,就会有大批的消费者愿意进行电影消费。在这两代人之后,00后在不远的将来也将具有独立的消费能

④ 技术环境

技术是影响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电影制作领域,中国电影已经完成了胶片电影向数字电影的整体转换,实现了全产业链的数字化。电影技术已经成为中国电影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虚拟特效,CG动画,立体实拍等高科技,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开始得到应用,中国电影产业开始建设自己的电影工业体系。在电影放映领域,全国影院数量从2800家扩大至6100家,银幕数量从9296块增长到3.1万块,其中将近80%的银幕可以放映3D影片,巨幕数量超过

350块。且中国的巨幕系统已通过美国电影协会安全认证和好莱坞片商认可,具有优良的制作技术等级。技术的成熟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完备的电影工业体系是电影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⑤ 总结

电影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良好,范文写作电影产业发展的利好因素多,阻碍因素少。电影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三.电影市场分析

3.1电影市场需求分析

2014 年,全年电影票房收入296.39 亿元,同比增长36.15%,十二年来平均增幅超过30%(见图3-1)。中国内地电影票房约相当于北美地区票房的1/2,全球总票房收入的13%,继续保持全球第二的位置。中国电影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需求总量大。

图3-1

从不同地区的电影消费需求看,2014 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票房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有10个省的票房收入超过10亿元(见图3-2),排在第一名的是广东省,票房总数是41.48 亿元,比2013 年增长11 亿元。江苏省票房收入为27.89 亿元,继续保持第二名的位置。浙江省超越北京市,排在第三位,票房收入为23.68 亿元。总的来说,沿海地区的电影产品消费需求较大,内地电影市场消费需求较小,增长速度快,电影票房增幅最大的省份为青海省,增幅高达68.87%。

图3-2

3.2电影市场细分

电影市场的细分,就是根据观众分层对电影产品以及潜在观众群体进行的定位。所谓定位,引用加里·阿姆斯特朗和菲利普·科特勒在《市场营销学》的描述,就是“设计组织的形象与产品,以使它在目标顾客的心目中,占据与众不同而且颇具价值的地位之行动。”就影片而言,定位的具体方法有:基于创作阵容的定位、基于发行渠道的定位、基于内容题材的定位、基于竞争者的定位、思想汇报专题基于制作方式的定位、基于目标观众的定位、基于影片档期的定位以及影片其他方面的定位,如票价、拍摄地点、出品企业等等。我国电影行业的市场定位还不成熟,在基于创作阵容的定位,基于目标观众的定位,基于制作方式的定位等定位方式上存在空白。

在我国电影产业实践中,无论是管理层面,还是制作层面,都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定位意识和观念。这跟我国长期以来对电影产品的定性有关,我国一直把电影产品视为人人都可以观看的大众消费品,比较注重电影的意识形态功能与社会效益。从营销哲学发展角度看,我国电影营销较多体现出产品导向和销售导向的理念,更为现代的顾客导向的理念尚未得以确立。而电影市场细分,必须建立在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之上。

从中国自身的国情出发,中国地缘辽阔,民族,文化形态多样。不同地域,不同收入,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对于电影的喜好与消费能力存在差异。中国电影市场消费群体巨大,即便是细分出来的市场仍然有很强的消费能力。当前中国电影制造商还不重视市场细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电影产业还处于爆发增长阶段,市场竞争并不激烈,电影产品只要能拥有合格的剧本,知名度大的创作阵容,大众营销手段这三个因素就能获得较高的回报收益。从长远角度看,中国电影市场将会渐渐趋向成熟,市场竞争性进一步加强,电影厂商需要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市场细分就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市场细分是中国电影产业走向成熟的必

由之路。

四.电影票房影响因素分析

选取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最高的40部电影作为研究对象,范文TOP100研究不同因素对于电影票房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提供依据。(数据来自时光网)

图4-1

综合数据分析,我们总结出几个可能影响电影市场票房的因素:影片类型,故事熟悉程度,电影评分,档期,主创阵容。以下将就这些因素展开分析。

①影片类型

电影类型反映了观众的观影偏好,往往决定影片的题材,受众和投资。不同的受众对于影片类型的偏好不同,消费者的偏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影片的票房。研究电影类型对于票房的影响可以为影片投资方提供投资依据,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是目前国外最权威的电影网站,该网站将电影类

篇二:关于内地电影产业链互联网化表现的研究综述-12124014张雨薇

(学年论文)

课程编号 1759A028

姓名张雨薇

学号12124014

手机号18721800487

班主任万俊

论文导师 郜明

评分

目录

一、前言.................................................3

(一)选题目的........................................3

(二)选题意义........................................4

1.实际意义.........................................4

2.理论意义........................................4

二、文献资料评述.........................................5

(一)重要文献资料评述...............................5

1.互联网对内地电影制作的影响5

2.电影宣发形式在互联网下的变革.....................7

3.互联网语境下,电影放映形式的多样化分析...........9

(二)重要研究专家介绍...............................10

(三)重要期刊及重要会议介绍...........................11

三、总结................................................11

(一)课题研究热点分析...............................11

(二)课题深入研究方向概述...........................12

四、相关参考文献(附录).................................3

关于内地电影产业链互联网化表现的研究综述

摘要:互联网进入中国已有二十多年之久,而它与电影产业的结合早就不是新鲜事。但过去互联网更多是作为新兴的技术手段,让电影信息的传播更有效,并没有对电影产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而如今互联网早已渗透电影产业的制作、宣发、放映等各个环节,对电影产业的数字化革新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着重关注内地电影产业链互联网化的表现,综合多位学者观点、报刊资料及专题会议等,作简要文献综述。

关键词:互联网化电影制作电影宣发电影放映

一、前言

(一)选题目的

据电影票房数据库的初步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7月中,内地电影总票房已达到54.9亿元。这一个月的票房总额甚至超过了2015年全年票房总和,被称为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7月”。而54.9亿的票房中,仅《捉妖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煎饼侠》三片联手即斩获了33.65亿元,占比超过六成。

然而在部分观众和影评人看来,之所以会出现7月的奇迹,和一直不被官方承认却早已成为电影市场准则的“国产保护月”有着密切联系。笔者坦诚国产保护月的做法尽管不够地道,但确实为保护本土电影出力不少,其他国家也有类似保护策略。然而之所以会迎来奇迹7月,笔者更相信是内地电影市场本身的实力在稳步上升,而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虽然电影消费已经从早期的奢侈性消费,转变为普罗大众的日常经济性消费,但它毕竟与买一包餐巾纸或选购一本杂志不同,没有好的内容、精良的制作水平甚至噱头足够的营销策略,很难让消费者为之买单。纵观内地电影票房极佳的几部影片,皆在内容选择、制作技术上有不俗表现,其互联网化的营销策略更是为影片赚足噱头,在斩获高票房的同时,也收获了口碑。

诸多事实表明,较为传统的内地电影产业链,已经随着互联网化的深入而发生深刻的变革。而在互联网+进程中,电影产业的制作、发行、宣传、放映等环节,究竟有哪些不同于以往的表现?这些改变是好是坏,是值得发扬还是亟待反思?当随着信息技术的日趋完善,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发行多样化之后,会对内地电影产生何种程度的冲击?如果太过依赖互联网营销,又是否代表着电影内容本身的积弱?在新时期电影产业变革的当下,仍有许多现象值得挖掘,许多问题

亟待分析。笔者将综合多位学者观点、报刊资料及专题会议的重要内容,剖析内地电影产业链互联网化的表现,为解决上述疑问作基础文献综述。

(二)选题意义

1.实际意义

(1)了解互联网对电影产业的影响。社交网站、电子商务、在线视频观看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使互联网跨界电影成为可能。而在新时期互联网语境下,有必要剖析互联网对电影产业各个环节的影响,加深对“互联网+电影”的理解,普及相关知识。

(2)正视内地电影的价值。正如前文所言,内地电影产业的发展正稳步前进。而不少观众提起内地电影,仍是存在“靠炒作”、“制作差”的印象。其实出生之初就被唱衰的内地电影,正借助互联网弥补先天不足。我们有必要还原内地电影市场的原貌,让观众正确认识内地电影的价值,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唤起民族认同。

(3)对电影从业者的启发或反思。如今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传播工具,它逐渐成为一种思维,植根于电影从业者心中。在分析内地电影产业的互联网化表现中,一定会有实际案例的提出。而这些案例也许会有好的亮点内容对电影人产业启发,亦或者产生批判的理论,让电影人重审现行策略。不论是好是坏,其实际意义都非常大,具有借鉴或反思的实操作用。

2.理论意义

(1)对电影产业互联网化表现的完整梳理,填补研究空白。电影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一环,尽管经济作用不是最大,但一直因其本身的艺术属性和娱乐属性而受到极大的关注,尤其是学者对这个产业的研究洞察更是不计其数。而纵观大部分的理论资料,学者对电影产业某个环节的互联网化分析较多,如电影互联网营销策略分析等,鲜有对整个内地电影产业链的互联网表现的综合分析。该研究综述,可以总结各部分观点,产生整体把握,填补研究空白。

(2)把握整体趋势,为其他学者对电影产业的进一步研究做贡献。部分与整体,标志着客观事物的可分性和统一性,是学者研究某一科学理论必采用的哲学思维。该篇从整体上概述电影产业链互联网化的表现,再将每个环节拆分分析的同时,亦不破坏其中的关联性和顺延性。该篇综述以部分与整体的思维作基础观点整理与分析,将会为其他学者深入研究电影产业产生理论研究价值。

二、文献资料评述

以大数据分析技术及热门IP等概念的兴起,对电影制作甚至剧本走向产生巨大影响;BAT亦发力影视产业,娱乐宝、百度有戏等电影众筹平台的出现,开始涉足传统电影产业的资本运作;在线支付体系的完善和消费者互联网消费思维的转变下,出现了诸如格瓦拉、猫眼电影、大众点评等多个超大票务电商体系,并纷纷染指电影发行行业;互联网让信息传播更有效,更多精准化营销与热点营销等创意思维,助力电影宣传;数字媒体的发展,视频网站的崛起,打破了院线独霸电影放映的局面??

很难想象过去互联网还只是让电影营销更有效的工具,如今却与已深入肌理,迎来电影产业链的全面互联网化。下文将主要分析与电影制作、电影宣发、电影放映等电影产业链主要节点互联网化表现的相关文献资料,并作简要综述。

(一)重要文献资料评述

1.互联网对内地电影制作的影响

狭义的电影制作包括剧本选择、资金筹集、组织拍摄的过程,在此阶段的互联网化表现可分为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分析对电影的剧本选择和内容走向的影响,以及互联网电影众筹平台为电影募集资金,涉及电影资本运作等两个大的方向。

(1)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分析对电影的剧本选择和内容走向的影响

基于大数据的分析而改变影视内容的典型莫过于众所周知的《纸牌屋》,《纸牌屋》的市场成功,使得全球影视界对大数据的运用刮目相看。从受众洞察、受众定位、受众接触到受众转化,每一步都由精准细致高效经济的数据引导,从而实现大众创造的C2B,即由用户需求决定生产;用大数据产生了电影内容。刘涛在《大数据思维与电影内容生产的数据化启示》一文中指出,基于大数据思维的电影内容生产机制,本质上还原为七大用户数据(用户基本特征数据、用户社交生成数据、用户线上互动数据、用户消费记录数据、用户Web 公共数据、用户线下行为数据、用户地理位置数据)与六大电影内容元素(故事、影像、导演、表演、声音和剪辑)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发现与预测过程。大数据思维延续了传统数据化思维的基本认知方式,同时将电影内容生产的互动参与模式推向了一个新的技术和观念维度。

反观内地电影,还并没有出现基于人群的大数据分析而决定剧本走向的实际案例,但是基础人群特征进而决策剧本选择的案例到不计其数。这样的决策体系,有一个非常火热的代名词——热门IP。从2013年开始,IP电影的概念开始萌芽,

篇三: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1.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背景介绍

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各国文化贸易的主要方式。其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不容忽视的,而电影产品本身的质量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生产力水平,其在国际文化贸易中的地位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在国际文化竞争中的地位。中国电影是中国向世界展现国家形象、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方式。近年来,中国电影国内市场发

展迅速,国内票房收入每年都在以平均35%的速度增长,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能力还较为薄弱,海外推广现状仍不太令人满意,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呈逐年下降趋势。

2.2014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概述

2014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其中国产片票房161.55亿元,占总票房的54.51%。从2005年的16亿元票房至今,中国电影票房已多年保持20%到30%的年增长率。中国电影产业跨越式的增长得益于中央财政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支持,财政政策向文化倾斜力度加大。仅2014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就达到512.29亿元,比2013年预算执行数增加43.29亿元,增长了9.23%。国家鼓励文化央企与国外文化机构合作,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也为电影产业助力不少。事实上,走出去的不只有央企,各家互联网大佬也在争相涌入文化影视产业。电影市场担负国家新兴战略产业领头羊角色,还存在较大市场空间。地方借助产业的政策红利,通过国企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例子时有发生,百视通(600637)与东方明珠(600832)的合并就将创造A股市场的“文化产业航母”。腾讯在2014年6月份高调进入电影行业后,宣布投资拍摄《钟馗伏魔:雪妖魔灵》等6部影片。阿里巴巴也在2014年3月份宣布,斥资62.44亿港元收购文化中国,建立自己的影业公司。互联网企业进军影视,并非看中票房,而是借高度交叉融合的文化产业平台,补足互联网在内容方面受制于人的短板。此外,越来越多的民企也将投资目光转向文化影视。复星集团2014年10月份向美国传媒公司Studio 8投资了2亿美元,虽尚未得到双方正式确认,但业界认为该笔投资是截至目前中国公司对美国电影制片业最大的投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认为,在中国所有文化行业中,电影行业几乎是全产业链向社会开放,市场化程度最高。赵靖侃称,近年来行业外公司进行文化传媒领域的延伸扩展以提升自身估值的例子很多,未来与新媒体融合的文化产业将会有较大提升空间。

3.中国电影产业环境分析

3.1 政策环境:“一般题材免审”惠及面不广 电影技术扶持力度加大

一直以来,中国电影审查制度倍受市场和创作者诟病,尤其是一些影片前期把关不够,成片在审核遇阻后,引发的影片公映、投资回收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促使出品方不得不谨慎对待审查这一关键环节。2013 年7 月11 日中国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公示,其中第14 条表示:取消一般题材电影剧本审查,实行梗概公示。虽然“剧本不审查”不等于电影不审查,但这一规定无疑是对强化公示制度、电影审核制改革的发出积极信号。但同时应该看到,“一般题材”这一概念的界定中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导致实际体操作仍有困难。但从长远来看,国家政策对文化产业审查相关制度将有条不紊的逐步走向开放,尤其是对于电影创作的审查环境将愈加宽松和趋好,将鼓励更多更好的电影作品出现。

表1: 2012-2013 年出台的电影产业相关政策

-

(图表来源:艺恩咨询)

3.2 经济环境: 上市企业资本运作频繁 股价波动回归理性

2013 年全国电影票房达217.69 亿元,同比增长27.51%,中国电影票房进入200 亿量级的发展阶段;电影投融资空前活跃,电影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从制作到宣传发行再到影院终端,资本驱动的力量不断显现。

上市企业通过资本并购实现资源整合,日渐成为影视资本市场的趋势;而上市公司新片上映前夕,股价出现波动,也是2013 年电影相关资本市场的突出现象。股价与档期内上映影片的市场预期及实际表现形成直接关联,一方面凸显了电影作为特殊的产品,其风险性与市场敏感度更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相关影视上市公司仍需要积极与市场互动,促使股民对这些文化创意股票形成全面深入的了解,以改变“一片成败定股价”的尴尬境地。

随着中国电影创作和生产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产业内已经出现的一些积极的、结构性的变化,将会促使电影创作和消费格局发生相应变化,促成电影产业整体升级换代。

3.3 社会环境:观影的习惯渐成 观影动力供给不足

2013 年,国内观影人次达到6.12 亿,相较去年同比增长32%。从2009 至2013 年五年的趋势来看,观影人次增幅自2010 年达到的高峰期之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在影院建设趋于稳定的市场背景下,由影院、银幕数等硬件条件增长带来的观影的人均涨幅日渐缩小。纵览国际发达的电影市场,丰富的影片类型、电影制作总体质量的提升、以及更好的影院观影服务为后续影院观影提供持久动力,尤其是目前中国大陆,在观影的习惯渐成的一、二线城市,更加细分的观影需求将是中国电影票房持续、大幅度增长的关键因素;而对于更为广阔的三、四线甚至五线城市,其观影的潜力巨大,随着这些地域影院设施的完善,针对非一、二线城市的电影营销对电影票房的推动作用将呈现出几何级数递增的效果。

总体上,中国电影行业和创作者在遵从商业电影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越来越重视根据当下中国观众的欣赏口味和感情体验进行调整,更多也更有效地与观众互动。这在很大程度上破解了过去理论批评层面与实际创作和观众需求难以契合的难题,为中国电影大众化、多样化和类型化作出了贡献,也为市场层面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4.国产电影发展现状

4.1我国电影票房收入状况

2009年,尽管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同比增幅为43.4%,全国票房收入达到62.06亿元;2010年,国内票房突破100亿元;到

2014年,这个数字已经到达了258.3亿元(包含城市院线市场、二级市场、农村市场),而且依然保持着18.7%的增长率。

表2:2005年—2014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

表2:国产电影海外销售统计表

图3:国产电影海外销售收入、相比上年增长率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全部内容,主要描述电影、产业、市场、互联网、票房、中国电影、文化、分析,觉得好就请(CTRL+D)收藏下。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0 版权所有 人事培训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14009742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