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用文档 > 祝福语 > 正文
 

理论力学静力学总结【理论力学教学总结】

发布时间:2019-08-14 10:09:34 影响了:

  《理论力学教学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对网友有用。

篇一:理论力学教学总结

篇一:理论力学课程总结

理论

力学课程总结

一·用一条你认为

的主线来贯穿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理论力学是一门研

究物体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对理论力学有了初步大体的认识,

笔者试图通过“运动”这条主线对课程进行梳理与总结:

1·首先要强调的是

这里说的运动是指速度远小于光速的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他以牛顿力学的基本定律为基础,

属于古典力学范畴。理论力学所研究的是这种运动中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是各门力学分

支的基础。理论力学的内容主要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对物

体运动的分析来将其串联。

2·运动学:经典力

学中运动是指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那么如何描述这种变化呢?这里就涉及到运动学的

知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选取的参考体不同,那

么物体相对于不同参考体的运动也不同。故描述任何运动都需要指明参考体。现只从几何的

角度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同时又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分为质点运动与刚体运动,根据运动的

复杂程度分为简单运动与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根据描述方式的不同分为轨迹、速度、

加速度的讨论。

质点的运动:质点

运动的可以通过矢量法、直角坐标系法、自然法进行描述,三者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和优势。

点的复合运动与点的运动学方法作比较,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可知前者主要研究瞬时的速度与加速度,后者通

过数学知识建立动点绝对方程,可以得到持续运动中的各个运动量。重点总结点的合成运动。

点的合成运动有三个对象:动点,定参考系,动参考系。

点的速度合成:

va?ve?vr

aa?ae?ar?ac 点的

加速度合成:

科氏加速度:ac?2

ωe?vr,体现了动坐标系转动时,相对运动与牵连运动的相互影响。

其中,要强调的是

瞬时牵连点的概念:任一瞬时,动系上与动点m重合的点m即为此瞬时动点m的牵连点。而

瞬时牵连点的速度与加速度即为动点的牵连速度与加速度,这个概念可以很好的判断e与ae。

通过做过的题目总结可知,动点与动系的选择往往是解题的关键,而易于辨析的相对轨迹是

选择动点与动系的重要原则,用充分利用约束条件使得相对轨迹的速度与加速度易于求解。

刚体的平面运动:

刚体的运动可分为刚体的基本运动(平动与定轴转动)和刚体的平面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

可看做是多种基本运动的合成。在分析刚体速度与加速度时,最重要的方法为基点法。速度

分析时,有两个重要的定理,范文TOP100速度投影定理与瞬心法。

刚体各点速度分

析:vva?vb+vab,vab???rba

刚体各点加速度分析:aa?a?aab?ab nab?

2?an???r,abababa?

α?rba

刚体是在受力后其

大小、形状和内部各点相对位置都保持不变的理想化模型,基于这个原理,有速度投影定理:

(vb)ab?(va)ab

刚体是理想化的质

点系,故刚体的运动与点的运动既有联系,也

vab可看作相对速

度,有区别。上面公式中的va为基点的绝对速度,

va即为绝对速度。

但需注意的是,刚体的基点与动点是在一个刚体上,而点的复合运动中动系的选择是任意的。

3·静力学:力是物

体间的相互作用,也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是形变的原因。当物体静止时,必受平衡力。

由于静止是相对的,故可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这种运动下分析平衡力的问题为静力

学问题。静力学主要研究受力物体平衡时作用力所应满足条件,受力分析的方法,以及力系

简化方法。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通过受力分析建立有效的力系平衡方程,进而求解受力或力

矩。

受力分析首先要判

断力的类型,静力学中,主要有主动力与约束反力,主动较容易判断,但不同的约束产生不

同的约束反力,通过分析约束的类型及性质,判断约束反力和约束反力偶。

其中,平面力系可

列三个独立方程,空间力系可列六个独立方程,

分别可以解三个和六个未知量,思想汇报专题为静力学一般问题。

而还需强调的是特

殊的结构——平面简单桁架,特殊的约束反力——摩擦力。简单桁架中每根杆均为二力杆件,

每个节点都受一个平面汇交力系的作用。这些特殊性质是球节杆件受力的基础,主要运用节

点法(以节点为研究对象,由已知力求出杆件内力)和截面法(选取适当截面,把部分桁杆

截开,再考虑任意部分的平衡,求出被截桁杆的内力)。摩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力学现象,它

的方向与用物体相对运动或是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大小也往往是一个范围,故需要将力与

运动结合分析,这也是笔者下一部分要讨论的重点。

4·动力学:动力学

主要研究受力物体的运动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课程中涉及到分析力学(虚位移原理),达朗

贝尔原理(动静法),质点系动力学普遍定理,动力学普遍方程与拉格朗日方程。

虚位移原理是建立

在具有理想约束的质点系基础之上来分析平衡状态的,是“以动论静”。让静止的物体在满足

约束条件的范围产生假想位移,范文写作主动力做功为零。在物体不同的情况下用动力学知识进行求

解。虚位移原理等价于静力学普遍方程:?f??ri

i?1ni?0

在解题过程中,利

用约束力不做功避免了约束力的出现这是虚位移原理解题与静力学相比最大的优势。遇到的

题目大概会有两类,求主动力,将约束解除求约束力,难点是找出主动力对应的虚位移关系,

主要通过几何法和坐标系解析法来确定。

*

达朗贝尔原理又称

动静法,即用静力学中研究平衡问题的方法来求解动力学问题。将牛顿力学中的加速度赋予

新的定义。引入惯性力:fi??ma,通过运动分析判断出加速度,可得到惯性力,可直接用静

力平衡的知识解决问题。惯性力矩也是同样的原理。

质点系的达朗贝尔

定理:

在刚体平面运动中:

f*??mac*mc??jc?

在刚体定轴转动中:

f??mac*???**m?mi?myj?mzk*o*x

解题过程中运用了

静力学中力系简化的方法,不过原理上却不尽相同。运用达朗贝尔定理时惯性力向哪点简化,

惯性力矩中的转动惯量即为这点的转动惯量。

质点系动力学的三

大普遍定理包括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描述了力的冲量、力矩、力做功与物体

运动的关系。?f(e)dlo(e)?m(fi??oi) 动量定理:dt动量矩定理:dt

动能定理:

t2?t1?w12

三个定理都是牛顿

第二定律的变形,侧重点不同。应用动量定理可以避免考虑内力,动量矩定理不仅可以不考

虑内力,且可忽略部分外力(被取矩的点或轴所受力)

,质点在有心力作用下动量矩守恒,

篇二:理论力学课程总结

理论

力学课程总结

随着理论力学考试

的结束,我们大二的理论力学课程也随之画上了一个句点。回首这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回

想这一路与老师一起对理力教授与学法学的改革和探索的点点滴滴,可以说过程是富有挑战

性的,值得将来一直回味的。

下面我主要从三个

方面来对这个学期的课程总结:一、教学方面的评教 二、学习内容上的归纳 三、参考书

的书评

一、教学方面的评

首先,我想对章老

师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做一个总体上的肯定,正如老师所言大学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今

天,我们只有走回少数人精英化的路子才能在将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章老师鼓励

我们大学里要的是自觉,自主地去学习。我对这些观点相当赞同,尤其是matlab的介绍,这

是我觉得区别于传统的做题教育的亮点。自己分组合作找导师,一起做题,这些措施也都是

希望我们学会养成团队合作研究的精神。所以总的出发点我绝对是钦佩老师的果敢和决心。

但是,不可否认的

是我感觉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当然的这些问题不可避免的也与我们这些学

生的某些素质的欠缺有关。比如在matlab的学习上,上课的学时我认为可以增加的,如果是

真正想要提高matlab的使用,至少课堂要用四到六个课时吧!因为老师更为具体一些的引导

和教学可引起学生更多的重视。还有上课时老师课件里的例题还是相对少了些,因为定理的

推导相对太多了,我个人认为我们学工程的不同于理科,对应用的要求高于推导公式。上课

大半时间看屏幕推公式对于同学们的注意力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枯燥而机械会让人犯困

和走神。

当然,我也认为这

样的改革性教学归根来讲还是不够彻底的。首先我们避免不了的就是最后还是要面临考试,

这也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会在创新上花太多时间,你想,如果我们忙着学习matlab了,我们

做练习的时间是不是又够了呢,不做练习了我们最终又能否有信心在考试中有个不错的成绩?

找的导师呢,是,找过了,但是他们又哪里有空去理一个本科生啊?他们都不是闲着的,我

们找导师就又失去了原来预想的意义了。老师没有给同学们留课后作业,是因为不想仍然像

中学生那样,但问题也是有的,我们在相比于应付老师作业的其他班级同学时会少了压力,

而我们这个年纪有时需要外界给予压力的,因为有时候的确是太懒了。

这就是我认为梦想

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吧,所以就没有胜利和失败之分,不彻底的或许是中国大学教育体制的不

彻底,我们个人是无法太过掌控的。但就我对章老师的评价来说,有亲和力,关爱学生,这

是我第一意识想到的几个词,时不时显现的幽默也令大家很愉悦,有性格,敢创新。一个学

期的相处,我们大家都很和睦、融洽,还有那大个的苹果,谢了哈,章老师!

希望老师能将理力

的教学改革完善并继续下去,让更多交大学子受益!

二、学习内容上的归纳

虽然从初中就开始

接触物理,学习力学,但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都是考虑理想情况下的力学问题。在这个学

期的理论力学学习工程中,我们又系统的学习了一遍经典力学(牛顿力学三定律,动能定理,

动量定理),并转换了一个角度,去研究在一般情况下的力学问题,使我们对力学的认识上了

一个新台阶,为以后的工程土建类课程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收

获颇丰。

我们学的理论力学

主要分为: 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三部分。

首先我们学的是静

力学。静力学内容上主要包括力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力対轴的矩,力系简化,质心的计算,

力系平衡问题,桁架分析,摩擦问题。总的来说内容不是很多,但是有些问题还是很有难度

的,比如系统里存在几处摩擦的问题就牵涉到最大静摩擦的假设与判定,较为复杂。

对力系简化类题型

的解决方法是先将各力统一移至一点,得到主矢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各力形成的合力矩。此

时看主矢方向是否与力矩方向垂直,若垂直则可以最后简化成一个力,若不垂直,则可以简

化成力螺旋。

质心计算主要分两

类:各规则体(形)的组合和不规则体(形)。规则体组合可用各部分已知质心体来求。如n

(转载于:www.fwwang.cn 在点 网:理论力学教学总结)

x=( nxm/(ii=1i=1mi).不规则用微积分x=i)

xdm/ dm.

桁架分析组要有节

点法和截面法。节点法针对小的简单的桁架部分,截面法一般用于较为复杂的桁架结构。且

截面法一般不切过三根以上的桁架,整体思想的表现。

力系平衡的问题经

常与摩擦一起考察,且系统受到多个摩擦,这样难度增加。但是我们的思路仍是: 一、画出

各部分的约束力,先整体分析,将支座反力计算出。二、局部受力分析,列出x,y,z,方向受

力方程,以及对选定点的力矩方程。三、假设法,逐个假设一处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并用得

出的计算值带回验证其它处是否已经达到最大静摩擦。四、留下合理的情况。

总的来说静力学问

题还是要建好坐标系,受力分析要清楚,有整体分析和局部分析的思想,受力图清晰明了,

列好方程细心求解吧。

半个学期后,我们

开始接触运动学。运动学可以说是动力学的基础,因为物体的运动与受力情况紧密相关。运

动学主要研究的有点的运动和刚体平面运动。

点的运动的描述上

可以有矢量法,直角坐标法,自然法等。点的运动往往涉及到不同的参考体,这也就引出了

重点和难点,其实在于点的合成运动,即绝对运动分为牵连运动和相对运动。动点,动系,

定系的选取至关重要,一般来讲,动点,动系,定系必须分别选取在三个不同物体或点上。

定系一般固连在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上,动系必须固连在相对定系运动着的点或物体上。动

点呢,不能选取在动点固连的刚体上,否者不存在相对运动了。所以用公式表示:va=vr+ve。

在加速度方面,若牵连运动有转动则:aa=ar+ae+ac,其中ac为科氏加速度,等于2we*vr,

故点的合成运动就清晰了。

刚体的平面运动区

别于点的运动就在于其是刚体,是不变形体。这也就决定了刚体的运动特征,在速度上可以

有三种方法求解速度:基点法、瞬心法、速度投影法。加速度方面,基点法是最最常用且有

效的办法:aa=ab+atab+anab,刚体的平面运动往往还结合着点的合

成运动,所以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就得按部就班的先运动分析后速度分析最后在加速度分析。

总的来说运动学应

该还是动力学的基础,是动力学的一块。

紧接着当然就是动

力学部分了。动力学的内容还是很多的,并且综合性会相对较强,个人认为是对前面静力学

和运动学的综合(至少在动静法上体现)。动力学内容上包括:动力学普遍定理(三大定理,

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朗贝尔原理、虚位移原理、拉格朗日方程。

三大定理的应用不

必多说,现在着重分析动能定理:t2 –t1 =σw,因为动能定理涉及功,功又是力和位移

的函数,因而可以用它来求解作用力。一般情况下,动能定理主要用来求解各物体的速度角

速度,加速度和角加速度这些与运动有关的量。若质点系处于势力场,动能定理就成为了机

械能守恒定律,即质点系在有势力作用下,机械能始终不变。

达朗贝尔原理,又

称动静法,在我个人看来是最有力的思想,化动为静,把它动力学问题转化为熟知的静力学

篇二:理论力学课程总结

理论力学课程总结

一·用一条你认为的主线来贯穿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理论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对理论力学有了初步大体的认识,笔者试图通过“运动”这条主线对课程进行梳理与总结:

1·首先要强调的是这里说的运动是指速度远小于光速的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他以牛顿力学的基本定律为基础,属于古典力学范畴。理论力学所研究的是这种运动中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是各门力学分支的基础。理论力学的内容主要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对物体运动的分析来将其串联。

2·运动学:经典力学中运动是指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那么如何描述这种变化呢?这里就涉及到运动学的知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选取的参考体不同,那么物体相对于不同参考体的运动也不同。故描述任何运动都需要指明参考体。现只从几何的角度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同时又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分为质点运动与刚体运动,根据运动的复杂程度分为简单运动与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根据描述方式的不同分为轨迹、速度、加速度的讨论。

质点的运动:质点运动的可以通过矢量法、直角坐标系法、自然法进行描述,三者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和优势。点的复合运动与点的运动学方法作比较,可知前者主要研究瞬时的速度与加速度,后者通

过数学知识建立动点绝对方程,可以得到持续运动中的各个运动量。重点总结点的合成运动。点的合成运动有三个对象:动点,定参考系,动参考系。

点的速度合成:va?ve?vr

aa?ae?ar?aC 点的加速度合成:

科氏加速度:aC?2ωe?vr,体现了动坐标系转动时,相对运动与牵连运动的相互影响。

其中,要强调的是瞬时牵连点的概念:任一瞬时,动系上与动点M重合的点M"即为此瞬时动点M的牵连点。而瞬时牵连点的速度与加速度即为动点的牵连速度与加速度,这个概念可以很好的判断e与ae。通过做过的题目总结可知,动点与动系的选择往往是解题的关键,而易于辨析的相对轨迹是选择动点与动系的重要原则,用充分利用约束条件使得相对轨迹的速度与加速度易于求解。

刚体的平面运动:刚体的运动可分为刚体的基本运动(平动与定轴转动)和刚体的平面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可看做是多种基本运动的合成。在分析刚体速度与加速度时,最重要的方法为基点法。速度分析时,有两个重要的定理,速度投影定理与瞬心法。

刚体各点速度分析:vvA?vB+vAB,vAB???rBA

刚体各点加速度分析:aA?a?aAB?aB nAB?

2?an???r,aBABABA?α?rBA

刚体是在受力后其大小、形状和内部各点相对位置都保持不变的理想化模型,基于这个原理,有速度投影定理:(vB)AB?(vA)AB

刚体是理想化的质点系,故刚体的运动与点的运动既有联系,也

vAB可看作相对速度,有区别。上面公式中的vA为基点的绝对速度,

vA即为绝对速度。但需注意的是,刚体的基点与动点是在一个刚体上,而点的复合运动中动系的选择是任意的。

3·静力学: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也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是形变的原因。当物体静止时,必受平衡力。由于静止是相对的,故可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这种运动下分析平衡力的问题为静力学问题。静力学主要研究受力物体平衡时作用力所应满足条件,受力分析的方法,以及力系简化方法。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通过受力分析建立有效的力系平衡方程,进而求解受力或力矩。

受力分析首先要判断力的类型,静力学中,主要有主动力与约束反力,主动较容易判断,但不同的约束产生不同的约束反力,通过分析约束的类型及性质,判断约束反力和约束反力偶。

(e)e(e)F?F?0M?r?F?0 Ri任意力系平衡方程:?i,o?i

其中,平面力系可列三个独立方程,空间力系可列六个独立方程,

分别可以解三个和六个未知量,为静力学一般问题。

而还需强调的是特殊的结构——平面简单桁架,特殊的约束反力——摩擦力。简单桁架中每根杆均为二力杆件,每个节点都受一个平面汇交力系的作用。这些特殊性质是球节杆件受力的基础,主要运用节点法(以节点为研究对象,由已知力求出杆件内力)和截面法(选取适当截面,把部分桁杆截开,再考虑任意部分的平衡,求出被截桁杆的内力)。摩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力学现象,它的方向与用物体相对运动或是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大小也往往是一个范围,故需要将力与运动结合分析,这也是笔者下一部分要讨论的重点。

4·动力学:动力学主要研究受力物体的运动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课程中涉及到分析力学(虚位移原理),达朗贝尔原理(动静法),质点系动力学普遍定理,动力学普遍方程与拉格朗日方程。

虚位移原理是建立在具有理想约束的质点系基础之上来分析平衡状态的,是“以动论静”。让静止的物体在满足约束条件的范围产生假想位移,主动力做功为零。在物体不同的情况下用动力学知识进行求解。虚位移原理等价于静力学普遍方程:?F??ri

i?1Ni?0

在解题过程中,利用约束力不做功避免了约束力的出现这是虚位移原理解题与静力学相比最大的优势。遇到的题目大概会有两类,求主动力,将约束解除求约束力,难点是找出主动力对应的虚位移关系,主要通过几何法和坐标系解析法来确定。

*

达朗贝尔原理又称动静法,即用静力学中研究平衡问题的方法来求解动力学问题。将牛顿力学中的加速度赋予新的定义。引入惯性力:FI??ma,通过运动分析判断出加速度,可得到惯性力,可直接用静力平衡的知识解决问题。惯性力矩也是同样的原理。

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定理:

在刚体平面运动中:

F*??maC*MC??JC?

在刚体定轴转动中:

F??maC*???**M?Mi?Myj?Mzk*o*x

解题过程中运用了静力学中力系简化的方法,不过原理上却不尽相同。运用达朗贝尔定理时惯性力向哪点简化,惯性力矩中的转动惯量即为这点的转动惯量。

质点系动力学的三大普遍定理包括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描述了力的冲量、力矩、力做功与物体运动的关系。?F(e)dLo(e)?M(Fi??oi) 动量定理:dt动量矩定理:dt

动能定理:T2?T1?W12

三个定理都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变形,侧重点不同。应用动量定理可以避免考虑内力,动量矩定理不仅可以不考虑内力,且可忽略部分外力(被取矩的点或轴所受力)

,质点在有心力作用下动量矩守恒,

篇三:理论力学总结

篇一:理论力学重点总结

绪论

1.学习理论力学

的目的:在于掌握机械运动的客观规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为生产建

设服务。

2.学习本课程的

任务:一方面是运用力学基本知识直接解决工程技术中的实际问题;另一

方面是为学习一系

列的后继课程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如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机械原

理、机械零件等以及有关的专业课程。此外,理论力学的学习还有助于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

界观,树立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 静力学的基本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1-1 静力学的基本

概念

1.刚体:即在任何

情况下永远不变形的物体。这一特征表现为刚体内任意两点的距离永远

保持不变。

2.质点:指具有一

定质量而其形状与大小可以忽略不计的物体。

1-3 约束与约束力

1.自由体:凡可以

在空间任意运动的物体称为自由体。

2.非自由体:因受

到周围物体的阻碍、限制不能作任意运动的物体称为非自由体。

3.约束:力学中把

事先对于物体的运动(位置和速度)所加的限制条件称为约束。约束是

以物体相互接触的

方式构成的,构成约束的周围物体称为约束体,有时也称为约束。

4.约束力:约束体

阻碍限制物体的自由运动,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因此约束体必须承

受物体的作用力,

同时给予物体以相等、相反的反作用力,这种力称为约束力或称反力,属于被动力。

5.单面约束、双面

约束:凡只能阻止物体沿一方向运动而不能阻止物体沿相反方向运动的

约束称为单面约束;

否则称为双面约束。单面约束的约束力指向是确定的,即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运动方向相反;

而双面约束的约束力指向还决定于物体的运动趋势。

6.柔性体约束:为

单面约束。只能承受拉力,作用在连接点或假想截割处,方向沿着柔软

体的轴线而背离物

体,常用符号ft表示。(绳索、胶带、链条)

7.光滑接触面(线)

约束:为单面约束,其约束力常又称为法向约束力。光滑接触面(线)

的约束力只能是压

力,作用在接触处,方向沿着接触表面在接触处的公法线而指向物体,常用符号fn表示。

8.光滑圆柱形铰

链约束:简称圆柱铰,是连接两个构件的圆柱形零件,通常称为销钉。光

滑圆柱铰链约束的

约束力只能是压力,在垂直于圆柱销轴线的平面内,通过圆柱销中心,方向不定。

9.铰支座:用光滑

圆柱销把结构物或构件与底座连接,并把底座固定在支承物上而构成的

支座称为固定铰链

支座,简称铰支座。铰支座约束的约束力在垂直于圆柱销轴线的平面内,通过圆柱销中心,

方向不定,通常表示为相互垂直的两个分力。

10.辊轴支座:将

结构物或构件的铰支座用几个辊轴支承在光滑的支座面上,就称为辊轴支

座,亦称为可动铰

链支座。辊轴支座约束的约束力应垂直于支承面,通过圆柱销中心,常用fn表示。

11.链杆约束:为

双面约束。两端用光滑铰链与其他构件连接且不考虑自重的刚杆称为链杆。

链杆约束的约束力

沿链杆两端铰链的连线,指向不能预先确定,通常假设链杆受拉。

12.解除约束原理:

当受约束的物体在某些主动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若将其部分或全部的

约束除去,代之以

相应的约束力,则物体的平衡不受影响。

13.习题 画出下列制定物体的受力图

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

1.习题

p37 2-7 简易起重

机用钢丝绳吊起重量w=2kn的重物,不计杆件自重、摩擦及滑轮大小,

a、b、c三处简化

为铰链连接。求杆ab和ac所受的力。

p39 2-13 夹具所用的两种连杆增力机构如图所示,已知推力f1作用于a点,夹紧平衡时杆

ab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求对于工件的夹紧力f2和当α=10o时的增力倍数f2/f1。

第三章 力矩与平面力偶理论

3-2 力偶及其性质

1.力偶、力偶的作

用面、力偶臂:物体同时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不在同一直

线上的两个力作用,

把这两个力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称为力偶,以符号(f,f’)表示,两力作用线所决定的平

面称为力偶的作用面,两力作用线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力偶臂。

2.力偶的性质:

1) 力偶既没有合

力,本身又不平衡,是一个基本的力学量。

2) 力偶对于作用

面内任一点之矩与矩心位置无关,恒等于力偶矩,因此力偶对于

物体的效应用力偶

矩度量,在平面问题中它是个代数量。

3.力偶矩公式:

m(f,f’)=m=±fd (n·m或kn·m) 逆时针为正

4.平面力偶的等

效定理:作用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若其力偶矩的大小相等,转向相

同,则该两个力偶

彼此等效。

5.习题 p50 3-4

构件的支承及荷载情况如图,求支座a、b的约束力。

第四章 平面任意力系

4-1 力线平移定理

1.力线平移定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均可以从原来的作用位置平行移至刚体内任意指定

点,欲不改变该力

对于物体的作用,则必须在该力与指定点所决定的平面内附加一力偶,其力偶矩等于原力对

于指定点之矩。

4-2 平面任意力系

向已知点的简化·主矢与主矩

1.主矢:平面汇交

力系可合成为一力以for表示,

for=f1+f2+…+fn=

∑f=f’r

其中f’r=∑f称为

平面力系的主矢。即,汇交力系的合力矢等于平面力系的主矢。主矢f’r是自由矢,它只代

表力系中各力矢的矢量和,并不涉及作用点,因此汇交力系的合力for与主矢f’r并不完全

相同。

2.主矩:平面附加

力偶系可合成为一力偶,其力偶矩以m表示,

m=m0(f1)+mo(f2)+mo(fn)= ∑mo(f)= mo

其中mo=∑mo(f)

称为平面力系对于简化中心o的主矩。附加力偶系的合力偶矩等于平面力系对于简化中心o

的主矩。

3.平面任意力系

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一般可以得到一力和一力偶;该力作用于简化中

心,其大小及方向

等于平面力系的主矢,该力偶之矩等于平面力系对于简化中心的主矩。力系的主矢与简化中

心的位置无关,主矩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有关。

4.固定端(支座)

约束简化为一力和一力偶,通常如图所示:

4-4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1.平面任意力系

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力系的主矢和力系对于任意点的主矩都等于

零。力系中所有力

在作用面内任意两个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等于零,以及各力对于平面内任意点之矩的代数

和等于零。

2.平面任意力系

的平衡方程:∑fx=0,∑fy=0,∑mo(f)=0

3.习题

p75 4-3 求下列各

图中平行分布力的合力和对于a点之矩。

篇二:理论力学总结

xxx

班 xxx学号:xxxxxxxx 2011学年理论力学课程总结

说到课程总结,不

得不先谈一下理论力学这一学科。理论力学属于一般力学的范畴,而之后我们要接触到的材

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均属于固体力学,而力学的另一个分类流体力学主要研究液体和气体。

本学期所学的理论

力学主要分为静力学、运动学与动力学三个方面。故名思议静力学主要研究平衡物体;运动

学主要从集合的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速度加速度等;而动力学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与作用力

之间的关系。

而所有的内容都可

以归为一个公式f?ma。

任何事物的研究都

应该是由简到繁,再由繁中去寻找简与繁之间的桥梁。理论力学的研究也是如此。就好像要

练就一本武林秘籍一样,首先要打好基础,才能一步步的开始研究学习。

简,即为静止事物

的研究,也就是说牛顿第二定律中a=0。此时研究起来就会免去很多由于运动而带来的不便。

也就是课本前三章讲的内容。

繁,即为运动物体

的研究,即a?0。而如果要研究运动物体的受力情况,就必须要先弄明白物体的运动情况,

即其速度与加速度的分析,也就是4-6章的内容。

要分析运动物体的

受力情况,就要寻找简与繁之间的桥梁,这也就出现了第7章的虚位移原理,与第八章的达

朗贝尔原理。在我个人的理解,虚位移原理,即为将运动加入到了静止的结构中,通过计算

虚功,另起为0,得到结构中的约束力等,这里主要会用到第4-6章中的速度分析来将其解

出。也就是说解决这里问题的前提是学号了速度的分析。而说道达朗贝尔原理,即将静力学

的内容加入到运动物体的分析之中,从来认为的引入了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的概念,而分析惯

性力和惯性力偶的前提是第4-6章中的加速度分析。这也是我学期结束后,我认为运动学这

部分重要的原因。

而后面的动力学三

大定理以及拉格朗日方程则是在解决某些动力学问题的简单方法。在动力学普遍定理这一章

有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仔细看的话不难发现,其实就是达朗贝尔的变形,抑或说达朗贝

尔原理是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的变形。

拉格朗日方程对于

广义坐标为两个以上的问题,解决起来比较方便。对于系统中只有有势力的有两个以上广义

坐标的系统解决起来其方便性可以更好的看出。

以下是我的总结的

具体内容: 首先是各大部分的联系的大致框架

(由于本页不能放

开,故请于下页寻找)

一、1.力系的简化空间任意力系简化的最终结果

在了解了各种约束的特点后,便应该是计算约束力等问题,此时要用到 2.力系平衡方程 ①

平面力系需列三个方程?fix?0

?f?m

iyo

?0(fi)?0

②空间力系平衡方程有六个

?f?0f?

0?f?0

?f?0?m(f)?

m?0?m(f)?

?m(f)?

x

ry

z

x

0 0

oy

z

3.桁架分析

此处桁架已经被理

想化。其分析方法分为节点法和截面法。在用截面法的时

候要注意,每次最

多只能截断三根内力未知的杆件。

4.考虑摩擦的平衡

问题

分析考虑摩擦的平

  以上是《理论力学教学总结》的范文参考详细内容,讲的是关于运动、力学、物体、约束、定理、分析、速度、相对等方面的内容,觉得好就请(CTRL+D)收藏下。

相关热词搜索:力学 理论 教学 理论力学公式总结 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0 版权所有 人事培训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14009742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