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用文档 > 礼仪 > 正文
 

2010年教育工作总结 2016年乡镇教育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9-10-12 11:36:28 影响了: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10年教育工作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xxxx年,全市教育战线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和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以建设教育名市、办人民满意教育,推动大庆科学和谐跨越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级各类教育在较高的起点上又有新的发展。

  一、着眼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推进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和“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第二批和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坚持把学习贯穿活动始终,使广大党员干部、教师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确了推动大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基本共识。二是进一步理清了教育事业发展思路。通过深入学习、调研和讨论,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发展思路、工作任务和推进措施,为推动大庆教育事业在较高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三是加强了体制机制建设。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认真梳理现有的规章制度,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积极稳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和规定19项320条,完善了推动大庆教育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四是促进了影响事业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解决。认真查摆和整改制约事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群众满意率99%。

  二、着眼于优化布局结构,整合教育资源取得明显成效

  把整合教育资源作为xxxx年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从3月份开始,历时4个多月,广泛深入地开展调研,实地考察了85所学校,召开了3次领导小组会议、42 个座谈会、2次调研工作推进会、15次办公会议。经过全面调研、重点考察、深入论证,形成了《全市整合教育资源调研报告》和《xxxx—2011年大庆市整合教育资源规划》。按照规划,今后三年全市将撤并学校255所,改扩建47所,新建15所,整合后学校总数将由现在的890所减少到650所,减少 27%。坚持边调研边整合的工作思路,对办学规模小、质量差的学校进行撤并重组。xxxx年,全市撤并学校140所,改扩建学校14所,其中市区撤并学校 16所,四县撤并学校124所。积极推进新建学校项目建设。投资13500万元,范文写作新建高新区学校、兰德地区学校、让胡路铁路学校,3所新建学校主体建筑均已完工,2010年9月将投入使用。全市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着眼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高中教育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在较高的起点上寻求新突破。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68%,比上年提高了7.2个百分点,向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进一步迈进。优质高中规模进一步扩大。肇州县投资9200万元,异地新建肇州二中。大庆十中、三十五中、肇州二中顺利通过了省级示范高中评审,全市省级示范高中发展到13所,市区学生享受优质高中教育比例达到81.5%,同比增长6.9个百分点,全国领先。进一步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加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组织召开了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会、高中校长座谈会、高三教学质量分析会,大力推进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根本性转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xxxx年,我市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文理科一表进段总人数为2898人,约占全省一表招生计划的1/5。文理科二表以上进段总人数达到7241人,比去年多85人,增长 1.2%,约占全省二表以上招生计划总数的1/7。万人口升学率,特别是升入重点大学比率继续保持全省领先。高考成绩连续8年全省第一。

  四、着眼于推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办学水平稳步提升

  坚持内涵发展,着力提升软实力,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办学水平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肇源县第一批通过省里对县级政府的教育督导评估,大同区顺利通过省级“双高普九”复检,我市市区已全部通过省“双高普九”验收。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大庆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市里投资3750万元,支持46所市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五区四县投资14001万元,新建扩建了14所寄宿制学校。进一步强化督导检查,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学校在师资、管理、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全市93所学校通过标准化验收,完成全年计划的121%。全面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对市区280所学校校舍安全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并将普查结果上报省教育厅。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编制了《大庆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三年规划》。投资12825万元,推进校舍加固改造工作。

  五、着眼于提高保教水平,学前教育管理进一步规范

  组织开展学前教育专项调研,研究制定了《大庆市幼儿园综合办园水平评估办法》,在园舍设施、师资配备、幼儿保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制定了具体标准,进一步完善了基础教育评估体系。对全市67 所公办幼儿园和212所民办幼儿园进行了全面检查评估,提高托幼园所规范化建设水平。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幼儿园收费标准,着力解决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收费高问题,范文TOP100规范收费行为。进一步推动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全市已建乡镇中心幼儿园38所,占乡镇总数的64.4%。农村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取得新的进展,普及率达到75%。

  六、着眼于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发展呈现新的亮点

  研究制定了《大庆市中等职业教育xxxx—2011 年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和措施。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办学模式改革,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增强了办学活力,提高了办学水平。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xxxx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共招收新生9022人,同比增加2544人,是近十多年来招生形势最好、招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品牌和特色专业进一步叫响。形成了以建设中专物业管理、蒙妮坦职高美容美发等专业为特色的品牌专业群。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xxxx年,全市共有 4006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8.3%,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培训工作不断强化。全年完成各类培训33.45万人次,思想汇报专题其中,农民培训 16.2万人次,在岗职工培训11.2万人次,下岗再就业培训2.6万人次,其它各类短期培训3.45万人次。举办了全市中等职业学生职业技能大赛,选拔出72名学生参加省里比赛,29人获奖。积极参与大庆技师学院建设的调研论证工作。开展了职教中心实习实训基地等建设项目调研论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七、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取得新的成果

  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是坚持德育为先。编写了《大庆市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突出学科主渠道作用。组织开展了爱国主义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系列教育活动,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新格局。开展了“网上祭先烈”、“祝福祖国、祝福家乡”主题征文、青少年创新作品展、市首届“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群体)评选、“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和“祖国在我心中”中华魂主题读书教育等活动。市教育局被国家教育部评为“祖国在我心中”中华魂主题读书教育活动先进集体,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组织奖和先进单位。评选表彰了市级三好学生525名、优秀学生干部161名、先进班集体 136个、优秀德育工作者88名和优秀班主任127名。二是深化课程改革。开展了义务教育阶段课改过程性督导评估自查,通过讲座、集中办班、校本教研等多种形式,强化课改培训。召开了全市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现场观摩研讨会,进一步提高教师适应课改能力。推进中考改革,首次采用网上查询成绩、网上填报志愿、网上录取的办法,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考生和家长。积极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组织召开了高中课改推进会,深入局直属7所省级示范高中开展了专项调研,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高中课改方案,强化新教材、新课标、新考纲的研究,重点强化了高中课改与考改的衔接。三是强化减负工作。调整了义务教育学校作息时间,完善了《资源与评价》辅导材料,严格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真正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把轻松和愉快还给学生,切实减轻了学生负担。四是加强艺体卫生工作。开展了“大课间”活动及“阳光体育运动”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对学校音、体、美教学活动进行了抽查。完善了中考体育考试方案,调整了艺体特长生考试科目。举办了各种艺体赛事和庆祝教师节大型文艺汇演。大庆四中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中宣部、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共同组织的“爱国歌曲大家唱”教育系统歌咏比赛,荣获一等奖,大庆市教育局获得优秀组织奖。认真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开展了中小学食堂卫生专项检查。举办了市区学校校医、保健教师培训班,179人参加了培训。五是强化实验教学管理。对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进行了评估检查。举办了全市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大赛。开展了全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选送34件优秀作品参加省里评选,其中22件作品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市教育局获得优秀组织奖。

  八、着眼于教师专业化发展,队伍整体素质又有新的提高

  开展了市区基础教育人才基本情况调研和农村中小学校英语、信息技术和音、体、美专业教师基本情况调研。全面推进人事管理信息网络开发,初步建立起教育系统人才库并进行了试运行,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师德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高尚师德,树立良好师表形象。以实施第二阶段校本全员培训计划为平台,举办了校长培训班7期,培训校长378人;开展了高中教师新教材培训,培训2380人;组织了班主任岗位培训,培训12000人次;分别选派11名校长和6名英语骨干教师赴美国、加拿大学习。组织教研人员和骨干教师,深入农村基层学校25所,听课985节,召开座谈会25次,学科讲评会918次,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25份,有力促进了农村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组织了特级教师推荐工作,我市又有5名教师新晋为省特级教师,特级教师总数达到65人。积极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面向社会招聘教师153人。配合相关部门,为市属部分学校选聘了140名教师。开展了全国、全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评选推荐工作和市级先、优、模评选表彰工作,涌现出市级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122名,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50名,十大名师、十大师德标兵、十佳班主任、十佳乡村教师40名,省模范教师19名、优秀教师46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优秀教师3名。市教育局被评为全市人才工作 “双创双争”活动人才开发先进单位。

  九、着眼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得到很好解决

  按照办人民满意教育要求,始终把解决群众比较关心关注的问题作为突破口,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事业发展环境,不断提高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一是强化校园安全管理。确定xxxx年为“安全技能培养年”,开展了以“安全伴我行”为主题的系列安全教育活动,组织了5次大型应急疏散演练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推行“挂牌督办制、情况通报制、以奖促评制、责任追究制”,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先后组织了7次安全大检查,全市共查出安全隐患210处,整改165处,其它45处也都采取了防护措施,确保了校园安全。市教育局被省教育厅命名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六连冠”先进单位。二是深入开展甲流防控工作。强化各项防控措施,逐级落实责任,中小学生无一例重症患者,维护了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三是妥善处理信访案件。积极推进“六调联动”,畅通信访渠道,加大矛盾排查调解力度。全年共受理群众信访案件122件、市长热线78个,办结率100%,群众比较满意。市教育局被评为xxxx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四是严肃考风考纪。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考场考点责任追究制度,全年组织完成高考、中考、成考、自考、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等各类大型考试12次,在考试安全上做到了万无一失。五是开展扶困助学。妥善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安排了27000多名学生,普通高中安排 500多名学生。认真做好贫困学生救助工作,全年共发放各种困难补助资金672.76万元,救助贫困学生8567名。在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农村学生课本费的基础上,通过积极向省里争取,免除了四县学生教辅材料《资源与评价》的费用。六是强化行风建设。以全面推进校务公开为载体,以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为主要内容,以“千人评议学校行风”和“廉洁从教、朴素求学”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综合运用宣传教育、制度规范、监督查处等手段,重点对乱办班、乱补课进行专项治理,处理了5名违纪教师。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初步实现了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由重机关向重基层、由重治理乱收费向重治理教师乱办班乱补课的转变。市教育局连续8年被评为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xxxx年还被市纪委市监察局评为“双创一争”主题实践活动宣教培训工作先进单位,被市政府命名为xxxx年度最佳执行奖先进集体。

  加强了语言文字工作。开展了第二批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2所学校被评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14所学校被评为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7所学校被评为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合格学校。举办了大庆市首届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190多所学校近2万名学生参加。全市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全力支持高校发展。随同市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深入高校,就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推动地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等问题展开调研。支持大庆石油学院、八一农大等高校,加强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重点学科建设,强化特色,培育品牌。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专项活动,确保师生安全和校园稳定。

  一年来,全市教育工作又有了新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义务教育发展还不均衡。区域间、校际间办学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落后,师资水平较低,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学前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还不能满足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需要,办园水平较低。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办学行为还不够规范。三是安全稳定的压力还很大。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还需要强化,一些学校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工作总结 教育 村卫生室健康教育总结 健康教育工作总结汇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0 版权所有 人事培训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14009742号-22